使用五星笔记法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内容
核心内容,为什么讨论,解决什么问题,预判讲解思路
当前个人存在目标不明确以及目标设定后无法有效完成,时常拖延的情况,需要一套方法论来实践
讲解逻辑是什么,关键词逻辑图,反推思考过程
随笔记录
- 如何制定目标,使用方法论和工具是开始阶段,对完成帮助不大
- 回归自我 - 偏向人生规划
- 目标核心:取悦自我
- 目标背后的意义,来确认必要性
- 意义
- 目标分类
- 健康
- 饮食情况、运动情况、睡眠情况、心理健康
- 愿望
- 允许不实现,允许花几百年实现
- 唯心主义 - 愿望在脑海中产生必然有它的意义
- 生活
- 人生规划
- 定居、家庭、婚姻、生育等等
- 职业
- 获得金钱或者其他生存必须品的有规律的行为
- 主职业与副职业
- 关系
- 重要关系的质量影响健康和决策
- 弱关系
- 建立一个怎么样的第一印象
- 学习
- 学习和总结是对抗焦虑的手段
- 保持学习这个行为比学什么更重要
- 娱乐
- 大块时间部分-旅游等
- 经常放松的活动,安排条件,引入成就感
- 健康
- 量化项目
- 时间:什么时候做
- 希望它开始和期望完成的时间
- 设定时间是一个仪式
- 按TODO分类
- 现在要开始做的
- 未来某个时间要开始做的
- 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开始的
- 复杂情景
- 不好标定时间
- 例如一次性非紧急事件,需要关注它的演变,寻找拐点标定时间
- 不知道标多久的时间
- 无法评估多久完成
- 考虑它功利的部分,什么时候体验到这个目标带来的益处
- 单纯一个想法
- 标定时间没有价值,标记无穷符号
- 不好标定时间
- 具体:清晰明确的结果
- 里程碑和关键路径
- 核心
- 考虑如何完成这个目标
- 劝退可以不做且会带来压力的目标
- 标准越低越好,感受到目标的压力,可以删除或者延长时间
- 标签
- 对目标进行初步细分和补充
- 目标的倾向性,可以是健康、快乐、打发时间、攀比等
- 做补充解释和表明态度,例如前置条件是什么、是否需要出门、是否需要指定规划等等
- 对目标进行初步细分和补充
- 衡量标准
- 进度条该怎么做
- 需要对目标所属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,或者自己有一套可量化的衡量标准
- 清楚预期 - 了解评判体系
- 太过具体的目标会增大压力
- 有一些目标可以把过程而非结果定为判定标准,即做了而不是做到
- 评估:难点在哪
- 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难度评估
- 可达性
- 0% - 100%的评分 (完成不了 - 一定能完成)
- 初衷:
- 防止目标判定标准太高而导致中途放弃
- 主观 x 标准两者联合
- 考虑优先级和时间的分配问题
- 可达性的数字分布集中,说明目标定的不太有知道生活的效果
- 有些是客观存在困难,通过降低可达性告诉自己可以先放放
- 难点和挑战
- 会面临什么困难?
- 解决困难和挑战反馈进度在增长
- 评估过程了解目标的时间和标准是否合适
- 难点分析不提主观因素,必然存在,不写自我否定的因素
- 列出明确问题
- 无论是现在能轻易解决的,还是根本无法解决
- 还要考虑目标和过程本身带来的问题
- 有些目标过程需要保密
- 会面临什么困难?
- 支持和奖励 - 完成的动力
- 压榨意志力不是最优解
- 支持比监督重要,两者结合也重要
- 明确可以支持我们完成目标的人、可获得的帮助,比单纯地监督有效
- 目标进度增加后给予奖励 正反馈
- 支持
- 核心问题
- 如果你有需要,那些人可以对你实现目标,解决挑战提供帮助
- 向环境和社会寻找支持
- 提供客观上的帮助
- 精神层面提供支持
- 身体不适寻求医生帮助(公共服务)
- 有哪些资源可以支持自己帮助实现这个目标
- 核心问题
- 奖励
- 建立正反馈
- 构建完成目标的仪式感
- 如果可做可不做的时候那就不做
- 时间:什么时候做
- 工具辅助
- Airtable - 整体上列目标
- Todo工具 - 提醒和进度跟踪
- 思维工具,说清楚内容,便于理解
- KPI、OKR的背后都有奖惩机制
- 目标和规划都是为了我们变得更好
- 主观评估认为事情的收益价值小于投入,大概率会放弃
- 制定规划时,考虑是否会因为做、完成这个目标变得更快乐
关键词
- 取悦自我
- 分类
- 目标量化
- 时间
- 目标结果
- 评估难点
- 可达性
- 正反馈
讲解逻辑
- 引出
- 通过目标无法达成的现象引出作者自己的一套目标设定方法论
- 确认目标是为了取悦自己,减少目标设定的压力
- 目标定义
- 对目标进行分类,对背后的意义进行分类
- 目标定义完成后,需要对目标进行细化
- 时间的维度明确紧迫程度
- 衡量标准的维度明确结果
- 可达性和难点评估确认会碰到的问题以及推进方式
- 明确目标完成肯定是有奖励的,根据完成当时的心愿进行合适的奖励
- 在结尾给出一些合适的工具和补充的建议
有什么疑问和启发
内容有什么疑问
- 仪式感的作用,如何作用最大化
- 通过构建目标完成的仪式感增加正反馈的效果,是否还有其他的作用
- 没有讲到任务的拆分,是否意味着任务(目标)拆分是上述步骤的一个迭代循环
想法有什么局限性
- 主要涉及大目标的分类和设定,但是缺少目标设定完成后拆分和执行的部分
哪些观点有很大启发
- 目标本身与社会评价体系无关
- 将日常娱乐也作为目标的一部分,通过设置达成目标,增加反思和成就
- 人们会通过放弃主观上难以实现的目标来保护自己不受失败的影响
- 在以往的个人项目处理过程中,缺少了可达性和难点的评估,可达性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优先级+困难程度。未评估的难点则会让每次遇到困难就感觉是受挫的,减少了对于这个目标的追求
联想到哪些相关的案例和经验
- 重复阐述对自己的主观定性描述会加强这一信念
- 在复盘中是否体现这一部分
做法、想法和启发点能提炼哪些策略,思维模型
这个方法解决什么问题
解决了如何设定大目标的问题
为什么有效
- 通过将大目标进行分类,涵盖了自己想要的各个方向
- 通过确认时间和明细确认目标的范围和紧急程度,然后通过评估提出非强烈的目标,降低目标过多的就焦虑。并通过难点来侧面确认目标的进度
- 并在执行中确认正反馈让自己坚持下去
- 最后传递了可以关注过程而非结果,缓减目标未完成的焦虑,增加目标实现的概率
策略的来源和依据
无
与已知其他原理的关系
无
给我的启发哪些可以直接变成下一步行动,如何运用
- TODO 寻找任务拆分的方法,结合使用
- TODO 根据之前罗列的项目,根据上面的逻辑进行目标确认
- TODO 寻找合适的项目管理工具并设置成上面的样子